跟学院在燕园的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总库、考古大数据中心相呼应,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考古教研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
占地面积
占地约45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投入使用时间
2022年9月
功能定位
由田野考古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教学特点所决定,田野考古实习课的学习地点必然是在有考古遗址的野外,而且必须是同学亲手操作。同时,又由于古代遗址是具有不可再生性的文化遗产,任何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都必须与特定的科研课题相关,不能造成遗址的破坏。因此,田野考古实习周期长,学习和生活条件艰苦,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和疏忽。这就使得教学方式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实习周期
每学年第一学期,也就是9月初至次年1月初(一般为大三学年的秋季学期)。
课程安排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基地交流项目是推动田野考古“基地+”模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文博学院每年面向海内外相关专业学生设置若干交流名额,旨在发挥北京大学考古学科整体优势,立足田野考古实践一线,探索田野工作前沿方法,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支撑,推动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继承传统,引领风气,推动田野工作方法优化与考古研究生态良性发展。
配置
社会活动
2022年9月,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田野考古实践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级文物考古单位、1所高校考古专业的19名学员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51名师生共同参与培训。
2023年5月,为期4个月的山东省第八期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开班。
2023年7月,承办了北京大学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展的《考古统计与制图》研究生暑期课堂,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的30多人参加学习。
2023年10月,承办了为期1个月的山东省2023年度考古勘探培训班,依托北大基地承办中国古代动植物资源利用的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参会人数近300人。
综合楼
宿舍
餐厅